“學院派”正為端硯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
——記肇慶學院端硯教研實踐活動
12月31日下午,肇慶學院美術學院2014級工藝美術本科班學生一行40余人走訪了肇慶端硯大師們的工作室、端硯工廠,實地了解端硯行業的發展狀況,與工藝大師們面對面交流學習,親身參與端硯的制作實踐。
此次活動由肇慶學院2014級端硯雕刻成人大專班班長鄭天旭策劃組織,得到了肇慶學院領導、肇慶市端硯協會和眾多大師的大力支持。

肇慶學院端硯雕刻成人大專班于2013年首次開辦,旨在為端硯行業培養具有較高文化層次和藝術創作能力的專業人才。進修人員多為已經具備一定雕刻水平的硯雕工藝師,甚至有部分已經是在端硯行內有較高水平和名氣的端硯大師。此前端硯雕刻技藝的傳承主要是通過家族繼承、師徒相授,其中主要還只是傳授雕刻方法,而這種傳統的方式已經滿足不了新時代的需求,端雕人員要完成從“工多藝熟”的手藝人向追求藝術創作的藝術家轉變。肇慶學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和各方的努力下開辦了專門的端硯雕刻班,為端硯工藝師提供全面的藝術素養培育和理論支持。通過專業藝術院校對端硯人才的培養,為端硯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提高了端硯業的整體創作水平!


學生對這次的實踐活動充滿好奇與期待,而中國端硯傳承網也對此次交流活動進行全程跟進。

“能親身體驗端硯制作,感受端硯制作的氛圍,這讓我很興奮。”學生張連州說。學生參觀的第一站是柳新祥大師的端硯制作工廠。在端硯制作廠里,柳新祥大師向學生介紹了一件未完成的端硯作品,他從石料選擇、題材構思、雕刻技巧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講解。學生駐足聆聽,不時打量著眼前這個幾噸重的“大石頭”,眼里滿滿的都是對這方硯臺的好奇與制作工藝驚嘆。


每位大師們的講授知識的時候,學生總要把大師團團圍住,仰頭靜靜的聽著,生怕聽漏一句話,看漏一個知識點。在楊智麟大師講解硯石的石品花紋,分析硯石選擇方法,引導學生對硯石材料進行圖案構思時,學生又是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楊大師,連我們傳承網的攝影師也不能“突圍”,只能在學生外圍,爬到高處拍攝。

同學們對這堂特殊的課似乎相當滿意,端硯制作廠里一切都成功的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在王立霞、楊建華的雙馨硯軒,學生們看見可以用來練習的硯石與刀具,迫不及待的操練起來。“在學校還沒有機會練習,現在想練練怎么拿好刀具。”學生曾佩晴手握雕刻刀具,低頭刻畫著,連在接受傳承網記者采訪時,也不舍得停下手里的練習。

除了走訪端硯工作室,學生們也走訪了在雕塑方面有出色作品的大師張華的作品展廳,欣賞了他的佛像系列、人馬系列等雕塑作品,體會不同工藝作品的藝術特色。

活動最后行程,學生們前往程良端硯藝術館參觀了程振良大師的作品。程振良大師鼓勵學生要堅持理想,努力學習,把端硯工藝更好地傳承與發展。程振良大師還專門為同學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其間還舉行有獎問答游戲,把端硯知識融入到游戲當中,把活動推向新的高潮。 肇慶學院美術學院院長梁善、廣東省端硯協會會長王建華等領導和端硯大師參加了這次的實踐活動,并對活動成功舉辦給予高度的評價。



